媒体新闻

新闻

视频

新闻

学习强国:基地动态|温州大学:重走马可・波罗之路,续写中意丝路友好华章

作者: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教育与管理部) 时间:2025-10-10 阅读次数:

日前,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温州大学承办的“重走马可波罗之路,弘扬新丝路精神”汉语桥项目举行结营仪式。来自意大利锡耶纳大学、米兰圣心大学的全体学员与活动志愿者齐聚一堂,为这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交流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语言学习:从沟通工具到文化解码的钥匙

语相通,心相连。参加此次活动的留学生虽然都学过中文,甚至有些已经达到HSK3级水平,但真正将知识用于实践,还是第一次。项目专家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同学们从日常会话开始,逐步深入汉语语音的韵律与词汇的内涵;从甲骨文入手,呈现一个个汉字背后的故事;结合温州的历史与文化,让学员亲身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的活力与温度。一句句亲切的“你好,中国!你好,温州”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一个个“点、横、竖、撇、捺”激起了学员们探索的热情。语言学习,不仅为学员们奠定了扎实的沟通基础,更给了他们一把解读中国文化的钥匙。

文化体验:非遗技艺中的文明对话与心灵共鸣

文化的肌理清晰可见,文明的脉动始终不息。非遗文化体验环节让学员们进一步感受古老中华文化的魅力。书法、茶道、剪纸、发绣、木活字印刷等非遗传统技艺,成为中西文明对话的鲜活载体:书法在笔墨间传递“横平竖直”的哲理,茶道在仪式中体现“和而不同”的智慧,剪纸展现东方美学的灵动巧思,发绣针尖勾勒出中国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木活字印刷则让千年智慧与欧洲古登堡印刷术隔空呼应。每一次动手实践,都是一次文明的洗礼与心灵的共鸣。

实地考察:感知传统与现代中国的共生共荣

活动引领学员们走出校园,用脚步丈量中华大地的宽广,用心灵感受中国的繁荣发展。他们在“温州City Walk”中,感受五马街的市井繁华与江心屿的诗意山水交织,体会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城市魅力;重走谢灵运“山水诗之路”,看楠溪江的秀丽山水与芙蓉古村、丽水老街的黛瓦白墙相映,理解“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造访温州大学附属茶山实验小学,通过语文、音乐、体育三节公开课,了解中国基础教育“以生为本”的改革实践。还有肃穆与质朴的玉海楼,呈现历史的厚重;温州规划馆的老照片与数字蓝图,彰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这些实地探访,让学员们读懂温州的创新气质,看见更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锡耶纳大学池永欣(Tommaso Pizzicori):“这个项目不仅让我提前熟悉了未来两年生活的城市,更让我透过温州这扇‘窗口’,触摸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汉语不再是课本上的字符,而是能对话、能共情的‘文化纽带’。”

米兰圣心大学索菲亚(Sofia Jarach):“‘汉语桥’不只是一座语言学习的桥,更是一座连接中意青年心灵的桥。在这里,我不仅亲身体验了发绣、茶道这些令人惊叹的中国传统,更深入了解了中国教育‘立德树人’的初心。我会把这份经历分享给身边每一个人,因为这是一扇通往神奇东方文明的大门。”

结营仪式上,温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领导为学员一一颁发结业证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汉语桥”项目虽时间不长,但很好地搭建起中意青年深度对话的“心灵桥梁”,不仅让意大利学子的中文能力实现从“会沟通”到“懂表达”,更让大家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到中华文明的脉络。“期待各位青年朋友以汉语为媒,成为中意文化互鉴的‘民间使者’,让丝路精神在新时代的交流中持续传递。”

相关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0725008656124967060&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349127bef8c0a8223f0002&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10725008656124967060

下一篇:浙江在线:温州大学开展“汉语桥”项目 让意大利学员在温感知汉语与中国文化魅力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北校区三号楼
联系电话:0577-88368612
Email:cie@wzu.edu.cn
 
师德师风问题投诉举报
联系电话:0577-88368612
邮箱:cie@w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