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在北校区三号楼201教室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本次报告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大力弘扬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和爱国奋斗精神”为主题,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指示。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指出,创新是我国的重要气质和向导,要增强胸怀大局、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树立勇立潮头、勇于挑战前沿科学问题,创造自强自信的科研环境,锻造恪守道德、严谨求实的学士品格。
92岁高龄的黄旭华院士做《使命、责任与担当》报告。他结合自身一生潜心研制核潜艇的经历和心路历程,阐述如何攻克一个个顶尖技术难题,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奋斗精神和使命、责任与担当。施一公院士报告的题目为《做诚实的学问,做正直的人》,他告诉大家,做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必须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发掘新的知识,培养创新方法论。最后怀进鹏院士做《弘扬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汇聚科技强国建设磅礴力量》报告,他生动讲述了中国科学家明德楷模的感人故事,以全球视野研判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趋势,诠释了精神文化建设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
三位院士不平凡的科研人生经历和感悟,深刻诠释了中国科学家精神和爱国奋斗精神的本质要义与时代内涵。大家表示,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