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中午,我院召开了科研动员大会,会议由严晓鹏院长主持。会上,严院长强调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各位老师应提前做好课题的选题、内容的凝炼等项目资料,当有申报机会时才能及时把握住。同时,严院长强调,学院内部应加强学术团队的打造,要提高团队合作的科研能力。
随后,徐丽丽博士分享了她申报国家社科青年项目的申报经验。吴海蓉老师也讲述了自己投稿SSCI并成功发表文章的经历。吴老师表示这个过程是非常艰辛的,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对自身科研素养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徐老师和吴老师的经验分享给在场的各位教职工以极大的鼓励与动力,并对如何更好的开展科研工作有了清晰的思路。
严院长指出,各位老师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另辟蹊径,并充分发挥身边的可利用资源。在科学研究和教改课题上有所作为,有所突破,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外”与“侨”是我们学院的特色,要充分把握这一特点来开展科研工作。在教改课题方面,要结合我院中外合作办学和留学生教育特点;在科学研究方面,要做到与热点实事结合,与跨文化交际结合,做有自己特色的科研。严院长还特别指出和介绍了“一带一路”理论,给各位老师提供了宝贵的科研课题方向。
最后,严院长指出无论学校和学院发展道路如何变化,科研是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下苦功夫,要敢于探索、耐得住寂寞,要早做准备,脚踏实地,并建议教研室老师整理自己的科研学术清单与中英文学术简历,多参加学术会议,与各地专家学者多碰撞,多交流;两个教研室要形成自己的科研团队,使得先前提出的SSCI论文发表1234计划有希望以1248模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