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温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包含丽老师赴维也纳博雅学院作“陪伴的力量——华裔青少年成长”专题讲座

作者:郑婷 来源: 时间:2019-03-18 阅读次数:

教育问题以及亲子关系是所有父母密切关心的话题,海外华侨的子女面临着更加特殊的“身份认同”问题,为更好地促进华裔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做好华文学校的家长培训工作,进而推动华文学校的教育质量建设,温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欧洲华文教育研究所执行院长、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妇女会秘书长包含丽女士于3月9日在意大利维也纳博雅学院开设“陪伴的力量——华裔青少年成长”教育讲座,为众多华人父母答疑解惑,帮助父母做到正确地“高效陪伴”孩子,创造轻松和谐的家庭关系。

活动伊始,包含丽女士代表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妇女会向维也纳博雅学院授牌,希望博雅学校大力开展中文教育、推行并发扬中华文化,同时也要关注儿童教育问题,助力孩子们的成长。

包含丽女士在本次讲座中结合自身育儿经验,给出几点意见与建议,极具参考价值,她提出:父母应该做孩子的榜样。包含丽女士表示,许多妈妈在有了孩子以后放弃自己的工作、事业,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虽然这种舍弃自我的精神非常可贵,然而得到的效果往往有可能适得其反,因为这样的父母会在孩子面前缺乏吸引力,逐渐疏远与孩子的关系。她认为:长时间陪伴≠高效陪伴包含丽女士提出“高效陪伴”的概念,她认为,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全程专心投入,而不是以一种“完成任务”的态度去应付。如果以“被强迫”的心理面对孩子,孩子会感觉到父母的不情愿,从而表现出抵抗情绪。孩子需要鼓励与认同

包老师强调: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应该是有条件的,而是不论孩子出色与否,在校成绩如何,都应该将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告诉孩子。同样地,在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父母应该多多鼓励孩子们,肯定他们的能力以及付出,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与批评,或者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类比,这样做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甚至让他们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中文教育对于华人子女而言必不可少“身份认同”是华人子女无法避免的问题,华二代、华三代们如果无法掌握当地语言与中文,便无法界定的身份,从而对社交或者亲子间沟通产生抵触心理。包老师建议:深入的中文教育可以让华人子女更加准确地定位自己,当他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底蕴与内在的时候,孩子们的民族归属感与认同感将十分坚固、强烈。同时,也因为中文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愈加重要,孩子们可以用中文扩大自己的交友圈,从而积极正确地培养社交能力。

此次讲座获得圆满成功,深受当地华文学校与家长的欢迎,也获得了广大媒体的关注,今日头条、凤凰新闻、搜狐新闻相继转载。海外华侨以及青少年是构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民间交流的桥梁,是中华文化的传声筒、继承人,关注华裔青少年成长过程,引领海外华裔青年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是包括维也纳博雅学院在内的华文教育机构共同的责任与义务,温州大学欧洲华文教育研究所将持续密切与海外华校的联系,共同研究华裔青少年成长问题。

 

上一篇:国际教育学院召开新学期班主任工作会议

下一篇:不向命运低头 书写人间大爱--国际教育学院全体教职工观看励志影片《无手老师》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北校区三号楼
联系电话:0577-88368612
Email:cie@wzu.edu.cn
 
师德师风问题投诉举报
联系电话:0577-88368612
邮箱:cie@wzu.edu.cn